>
Lars对话王军:北京中轴线的前世今生
2022-10-24   |   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

Lars对话王军:北京中轴线的前世今生_fororder_3

  北京中轴线见证了北京700多年的城市发展与变迁,对北京的城市规划历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正是它决定了北京城市的整体空间格局和社会秩序。在外国人眼中,这条壮美的轴线又带给了他们怎样的感受?海外学者Lars Ulrik Thom1996年从丹麦来到中国,多年来,他收集了近万张珍贵的北京老照片,访谈了数百位北京人,记录下许多北京鲜为人知的史料。10月14日,在本期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大家谈”活动中,除了这位来自丹麦的“北京通”,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学研究所副所长王军,正是本次对话的另一位主人公。

  在进入故宫博物院工作之前,王军曾是新华通讯社的高级记者,今年是他到故宫博物院任职研究员的第六年,两个截然不同的职业身份,却因为共同的主题——“北京城”,构成了一条连贯始终的人生路径。提起这位老朋友,Lars表示:“王军是一位渊博、严谨的学者,我对北京的了解很多也源自于他的研究成果。”

Lars对话王军:北京中轴线的前世今生_fororder_4

  时空“合一”,贯穿古今的东方城市观念

  在Lars眼中,北京的建筑与布局是与欧洲城市截然不同的整体。在说起北京的城市规划时,他首先提出了自己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北京要有一条中轴线?而这个问题在王军看来其实并不复杂,“这涉及到了中国古代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在古人的理解中,时间和空间其实是合一的。”

Lars对话王军:北京中轴线的前世今生_fororder_4

  中国古代都城同时有南北、东西两条轴线,这是中国古代进行空间规划、平面布局的基本思维模式,这也与古人如何测定时间有紧密的联系。正南正北的正子午线,是古人测定太阳年周期最重要的观测轴,“立表测日中之影须以此线为准”,从而进一步规划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这正是古人在城市规划中令人叹服的智慧。

Lars对话王军:北京中轴线的前世今生_fororder_8

  晨钟暮鼓,钟鼓楼地理位置的玄机

  在王军眼中,把钟鼓楼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城市建筑,是元大都城市规划的一个创举。晨钟暮鼓对于古人来说是用以分辨时间的重要依据,而在元代的城市规划中,已经取消了对居住区的严格划分,在这种情况下,伫立于首都中央的钟鼓楼便成了居民规划生产生活时间的指引和依托。

Lars对话王军:北京中轴线的前世今生_fororder_9

  “中轴线上的建筑地位和角色一直在变。原来普通老百姓除了城楼和桥梁以外唯一能看到的就是钟鼓楼,”Lars对钟楼及鼓楼的布局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两座建筑都比紫禁城的太和殿高。”王军补充道:“所以对于当时的百姓来说,虽然看不到紫禁城里面的东西,但是却会无时无刻不感觉到它的存在。”

Lars对话王军:北京中轴线的前世今生_fororder_5

  流传至今,北京中轴线上的中国哲学

  中国古代城市与建筑的中轴线制度,承载了与农耕文化密切相关的知识与思想体系。明清北京城继承了元大都的中轴线制度,也就延续了城市的文脉,彰显了文化的传承。北京中轴线见证了从古到今种种宏大的历史叙事,而它也为古代中国“从文化多元一体到国家一统多元”的发展历程立下了一座丰碑。

  “在我看来,北京中轴线在行政角度确实有很大影响。因为中轴线的存在,明清北京基本上被分成两个管理区,东边属于大兴,而西边属于宛平。”Lars对于平衡而治这一概念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是一种权力的平衡。”

Lars对话王军:北京中轴线的前世今生_fororder_6

  “其实并不只是权力的平衡。”在王军眼中,阴阳和合而万物生这一观念,对于中国人是十分重要的古代哲学。《周易·贲·彖》提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国古代的营建制度正是上承天文,下合人文。空间被时间赋予了意义,成为知识与思想的载体,塑造了与天地环境整体生成的建筑形态。这一时空法式所蕴含的人文信息,直通农业文明的原点,经明清北京城的继承与发展,传承到今日,也凝固为不朽的文化遗产和东方哲学。

Lars对话王军:北京中轴线的前世今生_fororder_7

  “北京中轴线在我心中是一万年文脉的结晶。”言及此,王军与Lars也相视一笑,来自不同国家的两位文化研究者在宝贵的人类文明面前不再有沟通和理解的障碍,“传承和保护它是每一个现代人都应该做到的事情,懂得回顾历史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编辑: 冯薇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