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咨询委员
导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将“数字化转型”有关话题列入“五大领域”之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通过 50 周年、北京市“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启动 10 周年之际,从“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角度谈中轴线申遗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十三五到十四五,“数字化”已经成为我国文化政策的“第一主题词”,因此,以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进入了一个重大机遇期。
数字化已成我国文化政策的第一主题词
“十四五”最重要的变化是“数字化”。相较于“十三五”的政策指导,“十四五”规划显著的“增量话语”就是呼应近10年文化数字化的转型浪潮,极大地加强了有关文化科技融合方面的论述,特别是数字化有关的内容。“数字”和“数字化”在“十三五”中只出现了5次,但在“十四五”中出现了27次,叠加“网络”和“互联网”这两个与“数字化”逻辑上一致的词,词频高达54次,超过了“创新”,成为仅次于“文化”的事实上的“第一主题词”。
当前数字化政策的重点
当前数字化政策的重点在于提高公共文化数字化水平。“数字化”是文化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是文化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现代文化领域是一个从供给端到消费端的“全栈式”、“全链条”、“智能化”的“数字文化生态”环境。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今天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环境就是建立在数字化这个“新一代文化基础设施”之上,只有这个基础设施建设良好,才能有我国现代文化的高水平发展。
由于我国数字文化整体基础薄弱,特别是文化遗产这一“资源端”数字化程度不足,未得到充分的技术赋能,导致了内容生产端和消费端不平衡,已经出现了“文化传承断裂”的可能趋势。例如,中国目前有多达1-2千万的“创意者”在网络平台上从事内容创作,但是普遍质量不高。对他们的创作具有关键意义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却仍然处于隔绝状态。中国文化遗产实体展出率只有2.8%,数字化程度不详,但是数据碎片的“孤岛化”问题明显,总体仍然是“数字化封存”状态,未能充分服务于公众需求。
“文化基因工程”的重要意义
提高公共文化数字化水平,关键要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便于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接入,欣赏、学习和再创造。
在最新发展趋势下,图书馆等机构的文化资源“数字化”已经为“智能化”取代,对于文化资源的采集和加工已经进入“基因化”水平,因此,文化遗产数字化本质上已经是“文化基因工程”。“文化基因工程”包含了对文字、图像、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式文化符号的数字化、素材化和智能化的开发,可以说是“文化资源数字化”(数字图书馆)的升级版。在这个意义上,没有文化资源的“基因化”加工就无法实现“智能化”应用,而没有“智能化”的数字化将极大地限制当前技术条件下的使用价值。
以文化基因工程打造新一代文化基础设施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十四五规划将数字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显然已经在政策环境上形成了推动这项事业的“机遇期”。这是一个技术要求高、实施周期长、资金耗费大、涉及部门多的巨型系统工程,既要勇于创新实验,也要有政策支持和财政引导,才能保持可持续的发展。
演讲出自“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国际研讨会,该研讨会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共同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