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瓷”场效应:景德镇的老手艺又整新活儿啦!
2024-08-09   |   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

  “瓷”场效应

  「想去景德镇玩泥巴」「没人能空手走出景德镇」「景德镇瓷器演我的精神状态」……

  近日,与景德镇相关的热搜频频上新,再叠加「无语菩萨」表情包的buff,让这座千年瓷都再次「翻红」,成为了年轻人心目中的宝藏小城。2024年,这「泼天的富贵」仍在持续。在2024年“五一”假期的前三天,景德镇市累计接待游客量突破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40亿元。

  过去十年,景德镇的人口呈现净流入趋势,这在国内四线城市中相当罕见。目前,活跃在景德镇的“景漂”早已超过6万人,其中还有5000多名“洋景漂”。

  「漂」这个看起来像是「专属」于一线城市的热词,为何却会缀在四线小城景德镇的名后?这座城市为何能够源源不断地吸引年轻人奔赴,成为「追梦人」的一方乐土?TA究竟有何种「瓷」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千年瓷都,看看景德镇老手艺的「新活儿」!

  ※ 瓷:景德镇的城市名片

  ※ 瓷场:吸引年轻人的磁力场

  ※ 创意与活力:景德镇的新卖点

  ※ 平台与机制:景德镇的未来之路

创意2030|“瓷”场效应:景德镇的老手艺又整新活儿啦!

景德镇夜色

  一、瓷,景德镇最鲜明的城市广告词

  01 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制瓷工艺

  一座景德镇,半部陶瓷史。

  景德镇有着2000年冶陶史、1000年官窑史、600年御窑史、100年近现代陶瓷发展史。景德镇,古称昌南,自五代开始生产瓷器。北宋初期,景德镇因创烧「白中显青、青中泛白」的青白瓷而声名远扬。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宋真宗派遣官员到镇上督造御器,底款书「景德年制」。「其器尤光至茂美,当时则效著行于海内,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而昌南之名遂微」。从此,景德镇一名就与「瓷」紧密联系,千年窑火延续至今。

创意2030|“瓷”场效应:景德镇的老手艺又整新活儿啦!

  宋代龙窑,是我国传统陶瓷窑炉之一,为景德镇宋代瓷业的兴盛做出了杰出贡献

  瓷,更是景德镇维系生存十个世纪而没有中断的产业。时至今日,景德镇仍是中国少有的,城市名片与产业标签牢牢绑定的城市。

  历史上,景德镇独树一帜的制瓷工艺生产体系曾代表冠绝全球的先进生产力,为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到「景德镇是全世界最早的工业城市」;美国历史学家罗伯特·芬雷在《青花瓷故事》一书中提到,「16世纪的景德镇瓷器,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球化的浪潮」。

  02 探寻前路:工艺传承与创新

  自唐宋以来,景德镇制瓷业内部分工不断细化,专业化程度逐渐提高,手工制瓷工艺中重要的成型工序则在宋代初步成形。

创意2030|“瓷”场效应:景德镇的老手艺又整新活儿啦!

  中国陶瓷博物馆内来自景德镇的精美瓷器

  元代,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以及釉下彩绘技术等实现了制瓷工艺的突破,极大地丰富了景德镇瓷器品种,而「出道即顶流」的青花瓷也成熟于这一时期。到了明、清两代,环节分工进一步细化,制瓷工艺体系基本完善。《天工开物》有言,「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

  明初,朱元璋在景德镇设立御器厂,清朝延续使用,并改称为御窑厂,是明、清两代专为皇家烧造瓷器的中央官窑。

  御窑厂汇聚了各地的优秀工匠,使用最上乘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唯求瓷器的精美品质。因此,御窑厂代表了明、清时期中国陶瓷制造最高水平,更带动了景德镇制瓷业的极大发展。如,永乐宣德年间的甜白和祭红、嘉靖万历年间的五彩等传世精品皆出自景德镇。康乾盛世时期,景德镇出品的素三彩、粉彩、珐琅彩、窑变釉等,更是绚丽多彩,令人叹为观止。由此,景德镇也迎来了「遥遥领先」的鼎盛时期,独享那份「瓷都」的荣光。

创意2030|“瓷”场效应:景德镇的老手艺又整新活儿啦!

新晋「网红」地标——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然而,景德镇的巅峰级地位也并非无可撼动。

  2004年,在景德镇迎来「瓷都千年华诞」之际,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正式将「中国瓷都」的称号授予了广东潮州市。这一事件让景德镇颇为尴尬,也戳中了景德镇的痛处。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冲击之下,曾作为城市经济支柱的国营「十大瓷厂」相继倒闭,「化整为零」成为了大大小小的陶瓷作坊。不仅如此,当时的景德镇有着强烈的「官窑情结」——生产不计成本,没有参与市场竞争的观念。这导致景德镇的陶瓷产业仅以艺术瓷为主,日用瓷几乎毫无发展,本地陶瓷产业徘徊不前,发展陷入「沉寂」。但在此时,潮州、宜兴、佛山、德化等多个陶瓷产区已经在引入资本,迎合市场需求,将目光转向了更为实用的日用瓷和建筑瓷,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实现后来居上。有媒体报道,1995年时,潮州的陶瓷产业的规模与景德镇大致相当;2003年,潮州陶瓷业销售额已达到117亿元,出口创汇6.43亿美元,陶瓷产业占全市GDP的47%。而同年,景德镇的全年陶瓷工业产值仅为20.5亿元,占该市GDP的15%左右。

创意2030|“瓷”场效应:景德镇的老手艺又整新活儿啦!

  原国营宇宙瓷厂改造的陶溪川文创街区,高耸的烟囱见证了曾经的繁荣

  「瓷」,守护了景德镇的千年荣耀。但「瓷」,也曾让这座小城经历迷茫与彷徨。

  二、景德镇如何搭建吸引年轻人的「瓷」场

  01 陶瓷文化创新试验

  2019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景德镇正式成为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

  《方案》将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定位概括为「两地一中心」,即国家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基地、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陶瓷文化交流合作交易中心。

创意2030|“瓷”场效应:景德镇的老手艺又整新活儿啦!

  景德镇的瓷窑

  如今,景德镇正凭借着「瓷」重焕青春活力。三宝村、陶溪川文创街区、乐天陶社……无论是古朴的村落,还是老窑址、老厂房,都有着年轻「景漂」的身影。

  02 古老标签的新生

  「瓷器之成,窑火是赖」。对于有着千年制瓷历史的景德镇而言,窑炉之脉就是这座城市的根脉。

  位于景德镇昌江区枫树山的清代镇窑,是世界上唯一遗存的传统大型蛋形柴窑。除了镇窑,从宋朝到清朝,景德镇陆续出现过宋代龙窑、元代馒头窑、明代葫芦窑等各有优劣并且不断改进的窑炉。于是,景德镇就依托镇窑的遗存,打造5A级景区古窑民俗博览区,异地集中恢复了13座历代窑炉,修复了景德镇的历史文脉。

创意2030|“瓷”场效应:景德镇的老手艺又整新活儿啦!

  镇窑

  仅仅修复并不算完,窑炉是需要窑火「养着的」。为了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古窑民俗博览区负责人陈武平在2009年提出古窑复烧,在不断使用与修葺中,使古窑一直保持着活力。

  同时,景区内还有一群非遗传承人在陶瓷作坊里进行着制瓷72道工序中的各种环节,他们既是在完成手中的作品,也是向观众展示和表演。这样的模式促进了非遗保护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将景德镇「古」的一面展示得淋漓尽致。

创意2030|“瓷”场效应:景德镇的老手艺又整新活儿啦!

  景德镇制作瓷器的手艺人

  不仅要求古,更要求新,搞年轻人喜欢的陶瓷文化。

  景德镇目前正在让非遗「潮」起来。促进传统技艺与现代时尚相结合、陶瓷设计与品牌塑造相融合。2024年1月,景德镇市委书记刘锋在采访中提到:要大力创作陶瓷文化ACGMN(动画、漫画、游戏、音视频、小说等)艺术精品,打造更多体现中国审美、陶瓷特色、当代精神的「国潮」产品,让陶瓷文化「潮」出生命力、「潮」出购买力。景德镇文旅街区昌南里艺术中心举办各类动漫嘉年华、瓷漫集市、潮玩竞赛展,为传统的陶瓷不断增加年轻人欢迎的新意涵。

创意2030|“瓷”场效应:景德镇的老手艺又整新活儿啦!

  昌南里街区举办奥特曼IP展——相信光的力量

  三、创意与活力:景德镇的新卖点

  01 创意市集与文化交流

  2023年,景德镇重启了时隔四年的春秋大集秋集,吸引国内外游客5万余人、50余个国家200余名国外艺术家。而每年的艺术家集市——陶然集展现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艺术的交融,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艺术家、手工艺人、游客来到景德镇,成为年轻人的艺术社交场所。

创意2030|“瓷”场效应:景德镇的老手艺又整新活儿啦!

  天创意市集是景德镇最注重创新性的市集

  02 创新驱动的产业转型

  曾经景德镇制瓷产业发达,名扬海内。但是,这些输入条件并不意味着景德镇能顺利完成陶瓷产业现代化转型。

  那么,景德镇何以转型得如此成功?从古至今,景德镇依赖的资源禀赋变了!以前是依赖资源,现在是自己创造资源!优越的自然条件是景德镇陶瓷赖以发家的凭仗。浮梁群山之中,蕴藏着丰富优质的陶瓷原料,共四十多种,其中瓷石矿和高岭土矿藏量最大。高岭土绝缘性好,可塑性较低,是制瓷的优质原料。

创意2030|“瓷”场效应:景德镇的老手艺又整新活儿啦!

  工人正在运输高岭土

  同时,昌江开阔的中段犹如穿过景德镇的动脉,商船客轮畅行无阻,人们驾船购销,围绕着码头形成了繁荣的陶瓷集市,发展出沿河的作坊,外销的瓷器从昌江运出,避免了肩挑背驼的磕碰,最终到达世界各地。

  时移世易,高岭土经过几百年的开采逐渐枯竭;而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昌江水运的优势也不复从前。虽然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已经不断下降,但是景德镇成功创造出了新的资源优势——人才!通过对艺术人才的招引和培养,成功创新出年轻人喜欢的陶瓷艺术,完成了艺术变现。其实,创新和人才,一直是景德镇瓷器制造保持繁荣的深层基因。曾经的景德镇「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各地制瓷人才因产而聚,融合创新。

  宋朝时,随着宋室南迁,北方的制瓷工匠南下,汇聚到景德镇这个手工业集镇。来自五湖四海的工匠融合创新,这些创新对江南地区的瓷窑影响很大,形成了一个以景德镇为中心的青白瓷系。

  然而,景德镇的产业链条短且封闭。这是一个生产型城市,却不是消费型城市。人们到景德镇赚钱,然后把钱带回家乡,鲜有人把景德镇当成永久的「故乡」,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景德镇都没能形成消费型城市的格局。现在的景德镇依然「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人们为城而来,因为这座城市已经变得更加开放而有活力。

创意2030|“瓷”场效应:景德镇的老手艺又整新活儿啦!

  景德镇的陶瓷茶具,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2009年,因为高岭土的枯竭,景德镇被国务院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此后景德镇就走上了向「循环经济型城市」的转型之路。

  彼时,十大瓷厂虽然已经落幕,但依托骨子里的陶瓷基因和良好的产业基础,以及开放的城市气质,景德镇发展出了更具亲和力的陶瓷产业。「和‘无语菩萨’合影打卡后,去另一处网红打卡地御窑博物馆拍照,最重要的是去各大市集‘进货’」。

创意2030|“瓷”场效应:景德镇的老手艺又整新活儿啦!

  爆火表情包「无语菩萨」,慕名来参观的人排起了长队

  四、平台与机制:景德镇的未来之路

  01 创客与创意的聚集地

  一群群热爱艺术和陶瓷的年轻人,在流动的中国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在景德镇,创客们花几百块钱租间房子,在陶艺班学习陶瓷工艺,很快就可以做出自己的作品,并在陶溪川等一众集市上摆摊变现,艺术梦想与创业梦想在这里达到了惊人的一致。景德镇给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小成本快速创业的样板。

创意2030|“瓷”场效应:景德镇的老手艺又整新活儿啦!

创意2030|“瓷”场效应:景德镇的老手艺又整新活儿啦!

  集市上风格各异、不同艺术主题的摊位

  以长期形成的知识环境为根基,搭建平台,以平台吸引人才,人才聚集形成规模效应,吸引游客蜂拥到此,成为一个巨大的飞轮促使陶瓷产业滚滚向前。

  规模上来了,成本就会下去。一件陶瓷艺术品的诞生需要经过72道工序,陶瓷原料从陶土到釉料更是五花八门。分散在全世界的陶瓷艺术家单打独斗,便只会把精力分散耗尽在漫长的各项步骤中,而无法专心创作。

  而景德镇就是这么一个用分工让艺术不再琐碎世俗,让艺术家只需专心与艺术对话的地方。景德镇有完整的产业链、细分的行业分工、高水平工匠与海量作坊。买原料就像在超市买菜一样方便,在老厂、雕塑瓷厂等街区,排列着各种售卖原材料的店铺,从泥巴到釉料再到素坯等等,一站式买齐。最后的烧制也有各种公共窑,一件半成品拿去烧制只要几块钱。景德镇的产业聚集可以替艺术家省去大量时间成本,专心于艺术。

  同时,景德镇还不断做强自身知识环境,搭建科创平台和研发中心,为陶瓷生产技术注入科技含量,推陈出新,登峰造极。

  2021年成立的景德镇陶瓷研究院是搭建的科创「新平台」,是一家集陶瓷标准化制定和检测、陶瓷艺术设计、高科技高技术陶瓷研发、行业发展、人才队伍培育建设为一体的专业「国字号」陶瓷研究科研机构。促进了制瓷技术的体系化、标准化、高科技化。

  不大的景德镇里有许多这样的集市,很多都是原来的国营瓷厂的工业遗址艺术化改造而来,例如前国营瓷厂改造的「明清园」陶瓷创意基地;在雕塑瓷厂园区内搞起来的乐天陶社集市等。其中,以原宇宙瓷厂老厂房为核心的陶溪川就是这一系列平台中的亮点项目。

创意2030|“瓷”场效应:景德镇的老手艺又整新活儿啦!

  陶溪川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数万名艺术家、设计师和「景漂」创客

  在创意园区内,平常会有固定的门面充当创客们的工作室和展销空间。每当有集市的时候,下午陆陆续续就开始有创客支起小摊,到了晚上就会形成管理规范但是火爆到摩肩接踵的集市。

  集市里每一个名额都竞争激烈:为了保证集市的高质量,运营方以年轻和原创为标准,每月从提交申请的一万多创客中筛选七百多人入驻集市。然而,如此竞争激烈的集市也只是试炼场而已,陶溪川真正的精华是一个由原来的烧炼车间改造而来的众创空间——邑空间。

创意2030|“瓷”场效应:景德镇的老手艺又整新活儿啦!

  邑空间

  这里可以被看做是一个简单的文旅商铺市场,占地三千平方米,一百余家店铺。进驻者条件更加苛刻——要有设计和创意的原创作品;相应规模的工作室;在集市摆摊三个月以上且要按销量筛选。

  入选以后也不是就一劳永逸了。运营方会根据销量、考勤、产品创新程度进行排名,每月淘汰10%的商铺,被淘汰者还要再回到集市上练摊。而排名前三的可以优先选择商铺位置。如此严苛的管理,当然对应着大量优质资源的投入。邑空间定期组织创客们培训,送拔尖者外出交流。打造直播基地,通过「陶瓷+电商+直播」的模式整合资源。开发线上售卖渠道,遴选优秀作品放在陶溪川旗舰店线上销售。通过平台和选拔机制,陶溪川保证了集市的艺术性和创意性,护住了自己赖以生存的金字招牌。

  陶溪川的摊主,有些来自九大美院,有些来自其他省份的院校,更多的还是来自本地的景德镇陶瓷大学学生。2016年项目落地至今,这里已累计汇聚国内外上万名各类人才创新创业,陶溪川就是一个开放性的街区,没有围墙的束缚,张开双臂接纳世界各地有创意有才华的年轻景漂。

  02 版权保护搭建良好生态

  知识产权是创意产业的生命线,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决定着创新能力的持续性。

  景德镇深谙其重要性,将产权保护上升为政府层面重要任务,制定《关于打造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品牌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强陶瓷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若干意见》,促进制定《「景德镇制」陶瓷保护条例》,实现版权保护法规的完善。搭建「陶瓷艺术品官方溯源平台」,为每件艺术品创建独有的数字身份,永久追溯陶瓷艺术品特征,从而保护艺术品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以官方信用为优秀陶艺家和陶艺行业背书。成立全省首家知识产权律师调解中心,加强对先进工业陶瓷、文化艺术陶瓷、高端日用瓷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构建更严密、更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昌南里成立景德镇国家陶瓷版权交易中心,打造畅通方便的一站式版权交易与保护平台。这也是全国第一家面向特定行业的国家版权交易中心。

创意2030|“瓷”场效应:景德镇的老手艺又整新活儿啦!

  景德镇国家陶瓷版权交易中心

  2021年,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全国第三家非省会城市的知识产权法庭,该法庭是以陶瓷知识产权保护为重点的跨区域管辖知识产权法庭。

  同年,景德镇获批中部地区首个全国版权示范城市。这一套「版权组合拳」,极大提升了景德镇陶瓷品牌影响力和话语权。

  03 做大声量打造国际瓷艺术圣地

  景德镇积极举办各类国际瓷文化交流活动,「大声吆喝」为自己赚足了全世界的目光。

创意2030|“瓷”场效应:景德镇的老手艺又整新活儿啦!

  景德镇举办各类国际瓷文化交流活动

  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是景德镇老牌的国际交流活动,第二十届瓷博会吸引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0多家国内外采购商团前来交易洽谈。

  为助力试验区发展,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景德镇陶瓷大学携手共同创立并启动两年一届的「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为城市、陶瓷行业、科技与艺术、陶瓷教育、年轻人搭建起一个重要的国际平台,同时也为景德镇以纯艺术的方式,站在学术的高度,成为全球陶瓷艺术新范式奠定了基础。

创意2030|“瓷”场效应:景德镇的老手艺又整新活儿啦!

  2023年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

  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景德镇组织开展了国际陶瓷文化研学班等系列国际交流活动。「创意集」「陶然集」「春秋大集」等众多集市品牌是与世界陶瓷艺术对接的窗口,众多外国艺术家活跃于其中。

  04 人才培养与科技发展

  这些带着理想而来的年轻人正是景德镇的活力之源。如何优待外来人才,又如何建立一套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是保持城市活力不衰的保障。

  景德镇各类院所组成了发达并完善的陶瓷教育培训体系,为陶瓷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及智力支持。陶瓷行业所需的高级和中级人才可以分别由景德镇陶瓷大学和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提供,低端人才则可以由市劳动局培训。

  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全国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大学,是文化和旅游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首批参与院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陶瓷人才培养、陶瓷科技创新和陶瓷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创意2030|“瓷”场效应:景德镇的老手艺又整新活儿啦!

  景德镇陶瓷大学

  为更好让「景漂」「景归」安心圆梦,近年来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20余项人才政策,涵盖了产业、金融、住房、教育、税收等方方面面,为「景漂」减负减忧。

  组织上,成立专门机构服务于景漂事务。2017年10月,景德镇市招才引智局、景漂景归人才服务局正式揭牌。2020年7月,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景漂之家」在三宝蓬揭牌。资金上,出钱出力致力于景漂安家。景德镇设立人才基金1000万元,投入8100万元建设224套「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共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人才项目政策扶持、提升服务。

创意2030|“瓷”场效应:景德镇的老手艺又整新活儿啦!

  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的主场馆——陶博城

  同时,景德镇也从未忘记,想要做大做强陶瓷产业就必须要找准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唯有如此,才能让延续千年的陶瓷产业彰显可持续的竞争力,焕发全新的生命力!

  目前,景德镇深入实施陶瓷优先发展战略,坚持先进陶瓷和传统陶瓷「双轮驱动」。一方面,做精艺术陶瓷、做大日用陶瓷,重塑「景德镇制」原产地区域品牌,推动传统陶瓷产业「老树发新枝」。另一方面,明确先进陶瓷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并聚焦通信电子、新能源+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环保、军工「2+4」等细分赛道,推动创新资源向先进陶瓷产业集聚。事实上,景德镇所聚焦的不只是陶瓷产业。鲜为人知的是,以「瓷」而蜚声中外的景德镇,更是「中国直升机的摇篮」!20世纪60年代末,景德镇迎来了三线建设的机遇,这座城市由此与航空工业结缘。

创意2030|“瓷”场效应:景德镇的老手艺又整新活儿啦!

  景德镇航空产业园区

  在景德镇,也诞生了中国直升机史上的多个「第一」:亚洲最大吨位直升机——直8、首个军民通用型直升机——直11、第一架大型民用运输直升机AC313等。

  近年来,景德镇积极布局航空产业,聚焦高附加值航空配套、直升机及通航、无人机及eVTOL等三大赛道,全力打造「制造与运营相融合、总装与配套为一体、航空企业集中连片发展」的航空产业高地。2023年,景德镇航空产业营收突破400亿元,占江西全省的半壁江山。展望未来,景德镇将促进「军转民、民参军」,丰富拓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短途运输、通航培训等业态发展,推动航空产业强龙头、补链条、成集群,加快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

  结语

  曾经的景德镇,因「瓷」而生、因「瓷」而兴、因「瓷」而名。凭借着「水土宜陶」的自然资源优势,以开放包容的创新精神书写了悠久而灿烂的制瓷史。「瓷」,这项土与火的神奇创造,不仅是景德镇的「根」与「魂」,更是面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文化符号!

创意2030|“瓷”场效应:景德镇的老手艺又整新活儿啦!

  景德镇昌南里地标建筑「瓷碗」

  如今的景德镇,正以「年轻态」谱写着陶瓷文化的新篇章,古老的窑火也越烧越旺。陶瓷创意产业更是实现了「让年轻人来做年轻人喜欢的陶瓷艺术」的全面青春化、时尚化。同时,以高精尖的先进陶瓷产业为引领,景德镇正再造瓷业新高地,让陶瓷真正成为景德镇的「金饭碗」、中华文明的「金名片」。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景德镇,这座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城市,正奋力擦亮「千年瓷都」的靓丽名片!

  部分图片来源:1/6图片工作室

        来源:丈量城市微信公众号

编辑: 冯薇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