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德班,一个文化“混血儿”的故事
2023-11-23 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

南非德班,一个文化“混血儿”的故事

  导读

  本系列第四期将重点聚焦南非“文学之都”——德班。2017年10月,德班同韩国富川和意大利米兰等城市共同荣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学之都”这一称号,也成为非洲唯一一座获此殊荣的城市。是什么让这座海滨城市成为多元文化汇集的焦点?它又是什么让它将非洲的、民族的文化推向世界?今天,创意中心为您揭晓答案:

  ·概况:当海滨之城遇上文学来敲门

  ·文学传承轴:历史传统与重建的文学碰撞交融

  ·文学节庆天堂:“作家时光”文学节、国际书展、创意产业峰会......

  ·文学教育者:打造教育优先理念,丰富大众文化生活

  概况:当海滨之城遇上文学来敲门

  德班,地处祖鲁民族的故乡,是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最大的城市,拥有 344.24 万居民。在祖鲁语中德班被称为“eThekwini”,意识是“在海港”,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天堂,既是“非洲最佳管理城市”,也是著名的国际会议之都。

南非德班,一个文化“混血儿”的故事

  德班海景图 来源:huitu.com

  作为拥有非洲、印第安和英国等不同传统于一体的多社会群体的文化城市,尽管经历了困苦的岁月,德班的发展仍然建立在学习和扫盲的支柱之上。在文学枢纽的加持下,德班呈现出丰富多元的文化景观,承载着南非动荡而漫长的历程,文字一直在记录并反映德班社会的变迁。

  今天,德班通过对文学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不断完善的教育、强大的出版网络以及各类文学节庆,继续吸引着众多作家和文学从业者,展现着持久的文学活力。它的文学不仅是对过去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当下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未来的畅想。这一文学脉络编织着南非丰富而多元的故事,为这座城市赋予了独特的文学灵魂,成为一个不断演变、富有活力的文学中心。

  文学传承轴:历史传统与重建的文学碰撞交融

  德班的文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原住民时期,口头文学的传统传递给了一代又一代人,为文学孕育提供了深厚的土壤,也让民族认同得以延续。作为非洲首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卢图利、贝西·海德、曼德拉和甘地的故乡,在20世纪德班的文学发展迎来了新的高潮,在书籍和文学多元碰撞中,德班找到了对话、和解与重建的可能性,吸引了青年一代将文学塑造为新的生活方式。

南非德班,一个文化“混血儿”的故事

  德拉肯斯堡山脉 来源:百度

  原住民时期的口头文学

  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早在书写方式存在之前便有了口头文学。南非原住民的多彩口头文学构成了其鲜明的文化互动景象。南非口头文学主要由布须曼人、科伊科伊人和班图族(祖鲁人)构成。在被发现前南非的口头文学一直独立存在,后经英语传播才得以被知晓。布须曼人、科伊科伊人的口头文学主要分为口头叙事(包括散文、神话、传说、故事等)和口头诗歌。而班图人的口头文学除了叙事还有歌、抒情诗和赞颂诗。后者是最高的表达方式,也是其口头文学中最成熟、成就最大的一种文学样式。

  口头文学紧密结合了社会现实,反映了重大事件和活动,让人们在叙事和诗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观察世界得出真理。同时,这种多语言、多文化的文学形式,既反映狩猎-采集文化,又反映游牧文化、铁器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等等,让大众既可以沐浴文化也可以享受其中。

  文学诗人和作品奇遇

  费尔南多·佩索阿(Fernando Pessoa)生于里斯本,在德班长大,德班对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热床和灵感,他也被评论家认为是“构筑整个西方文学的26位重要作家之一”。他创造了众多异名进行写作,每个异名都有自己的传记、性格和文学追求。这首《我下了火车》便是其以异名坎波斯所写的诗歌,该诗歌以朴素日常的乘火车场景提炼出一种抽象的人生情境,面对离别和死亡,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一切,因为会死,才活在我的心中。而我的心略大于整个宇宙。”

南非德班,一个文化“混血儿”的故事

  小贴士

  诗歌——《我下了火车》

  Álvaro de Campos

  我下了火车

  Saí do comboio,

  我下了火车,

  Disse adeus ao companheiro de viagem.

  对那个我遇到的人说再见。

  Tínhamos estado dezoito horas juntos

  我们在一起十八个小时

  A conversa agradável,

  聊得很愉快,

  A fraternidade da viagem,

  旅途中的伙伴,

  Tive pena de sair do comboio, de o deixar.

  很遗憾我得下火车,离开这里

  Amigo casual cujo nome nunca soube.

  这个偶然遇见永不知晓其名的朋友。

  Meus olhos,

  我的眼睛,

  senti-os, marejaram-se de lágrimas…

  我感觉到它们盈满泪水……

  Toda despedida é uma morte.

  每次道别都是一次死亡。

  Sim, toda despedida é uma morte.

  是的,每次道别都是一次死亡。

  Nós, o comboio a que chamamos a vida

  在那个我们称为生活的列车上

  Somos todos casuais uns para os outros,

  我们都是偶然出现在彼此的生活中,

  E temos todos pena quando por fim desembarcamos.

  当下车的时刻到来,我们都会感到遗憾。

  Tudo que é humano me comove,

  人的一切都让我感动,

  porque sou homem.

  因为我是个人。

  Tudo me comove, porque tenho,

  人的一切都让我感动,并非我有一种

  Não uma semelhança com ideias ou doutrinas,

  相似的理念与理论,

  Mas a vasta fraternidade com a humanidade verdadeira.

  而是因为我与真正的人性浩瀚的情谊。

  A criada que saiu com pena

  那个不愿离开

  A chorar de saudade

  哭泣的女仆思念着

  Da casa onde a não tratavam muito bem…

  那户曾粗暴对待她的人家……

  Tudo isso é no meu coração a morte e a tristeza do mundo.

  这一切都在我心里,世界的死亡与悲伤。

  Tudo isso vive,

  这一切,

  porque morre, dentro do meu coração.

  因为会死,才活在我的心中。

  E o meu coração é um pouco maior que o universo inteiro.

  而我的心略大于整个宇宙。

  在反种族隔离运动的高潮时期,德班成为反对种族隔离的文学创作的中心。作家们通过他们的作品传达了对平等、自由和正义的渴望。纳丁·戈迪默(Nadine Gordimer)以其小说《星期五的足迹》、《贵宾》等作品,深刻地探讨了种族隔离的道德和社会影响,尽管戈迪默的小说多以政治现实为基础,描述了现实社会的压抑,但是极具文学性和艺术性,彰显了女性的力量,她也于199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认为她的文学作品“通过恢弘的史诗般的作品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

南非德班,一个文化“混血儿”的故事

  纳丁·戈迪默 来源:百度

  随着南非的政治变革,德班的文学场景也发生了变化。现代德班文学作品更加关注文化多样性、身份认同和后种族隔离时期的挑战。一些年轻的作家通过他们的作品勇敢地挑战社会现象,为南非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南非德班,一个文化“混血儿”的故事

  来源:https://news.sina.com.cn/c/2018-11-18/doc-ihnyuqhh8191880.shtml

  青年女诗人、艺术家娜塔莉娅·莫勒巴契(Natalia Molebatsi)用诗歌发出了女性的声音,通过诗歌记录女性的生活,向世界表达她们对自由、平等的渴望。近年来,她致力于Spoken Word表演的创新和传播,试图赋予诗歌以音乐效力,开拓诗人的创作空间。在南非的口头文学传承中,她找到了时代赋予诗歌的新意义——一种民主的生活方式。

  文学节庆天堂:“作家时光”文学节、国际书展、创意产业峰会......

  德班的文学节庆是城市文学活动的巅峰,每年吸引着国际国内的文学爱好者和作家汇聚一堂。这个节庆为城市注入了一股文学的活力,成为文学创作的盛宴。在文学节期间,德班变成了一个文学的乌托邦,作家们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与读者亲密互动,创造出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空间。

南非德班,一个文化“混血儿”的故事

  来源:DIFF官网

  “作家时光”文学节

  德班作为“文学节庆之城”文学活动目不暇接,其中最著名的是便是 "作家时光"文学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和来自非洲各国的作家都参加了该文学节。通过与 UKZN 合作,该文学节旨在鼓励培养新的写作人才,尤其是年轻人,并通过讨论人权和减少不平等等问题促进对话。

南非德班,一个文化“混血儿”的故事

南非德班,一个文化“混血儿”的故事

  来源:Time of the Writer

  今年3月,夸祖鲁-纳塔尔大学创意艺术中心举办了第 26 届 “作家时光”文学节,有一百多位作家、诗人和文字工作者参加其中。该活动包括一系列现场活动和在线网络研讨会,展示南非文字工作者的创造力以及他们对国家现状深刻而批判性的见解。

南非德班,一个文化“混血儿”的故事

  来源:Time of the Writer

  而2024 年 "作家时间 "文学节也将迎来它的第 30 个年头,它将带领大家踏上迷人的文学之旅,探索文学对南非社会的深远影响。通过多种非洲语言,深入探讨叙事,拥抱数字转型在放大声音方面的作用。与当地人民一起重拾民主社会中的写作精髓,讨论文学在塑造公民意识方面的作用,并颂扬德班人社会身份的丰富多彩。

  德班国际书展

  德班国际书展将由德班书展主办,德班书展是一个非营利组织,致力于在非洲唯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学之都推广文学和阅读文化。德班书展的业绩非常辉煌,4 年来推出了 480 多本新书。该书展为作家、学者和出版商提供了一个免费平台,向包括儿童在内的不同受众推出和推销他们的作品。

南非德班,一个文化“混血儿”的故事

  来源:德班国际书展官网

  2023年8月,在书展的牵头下,成功举办了以“书与超越”的国际会议,邀请了获得国际书展终身成就奖的各位大咖分享书籍和哲理。

南非德班,一个文化“混血儿”的故事

  来源:德班国际书展官网

  除此之外,如2016 年埃瑟克维尼创意产业峰会还为艺术家和文化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讨论如何应对当地现有创意产业的挑战和机遇。同时,德班的艺术与文化部为当地作家参加国际艺术节还设立了特别奖学金。鼓励本土作家“走出去”,将德班的声音和文化带向世界的舞台。

  文学教育者:打造教育优先理念,丰富大众文化生活

  德班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它的文化遗产和多样性中,还体现在它对当地和国际文学社区的持续贡献上。在认识到了文学、文化和创造力在形成民族认同感、促进社会凝聚力和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关键作用后,德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文化场所的丰富程度。同时,为了倡导语言多样性,克钦邦省级语言政策提倡在教育计划中公平使用该市的官方语言--英语、祖鲁语、科萨语和南非荷兰语,还包括各类印度语系。并在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推动弱势社区和儿童扫盲,让文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日用品”。

  UKZN—德班的六边形战士

  夸祖鲁-纳塔尔大学(UKZN)总部位于德班,在南非以及国际上享有良好声誉,以其卓越的教学和研究而著称。该大学是全国排名最高的大学之一,也是为数不多的提供创意写作博士学位的大学之一。其创意写作课程在国内外也是备受瞩目。

南非德班,一个文化“混血儿”的故事

  创意写作课程的内容和特色:

  1. 跨学科的创意写作课程:多元的学科交叉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使其能够在文学创作中融合不同领域的元素。

  2. 文学传统与现代趋势的融合:创意写作课程致力于融合南非丰富的文学传统和当代文学趋势。

  3. 实践性强的写作工作坊:在这些工作坊中,学生有机会与经验丰富的作家互动,接受专业的指导,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

南非德班,一个文化“混血儿”的故事

  UKZN校园 来源:百度

  创意写作在南非社会中具有引导性的作用,通过作品表达对社会现象、历史事件和文化挑战的看法,引起社会对于重要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这对南非本土的文化多元化和吸引更多人才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030实验室:全球扫盲论坛和旅行图书:通过图书激励儿童

  2018年,德班开办了全球扫盲论坛和 "旅行图书项目 "以支持南非德班弱势社区的扫盲工作,并促进阅读和快乐学习。这项活动主要面向儿童,旨在确保所有儿童都有机会识字,并通过世界文学之窗接触不同的文化。

南非德班,一个文化“混血儿”的故事

  来源:UNESCO官网

  通过交换来自不同国家的书籍,该项目确保书籍能够流传到各个国家,从而从一个孩子的手中传递到另一个孩子的手中。阅读讲习班或流动图书馆等活动将有助于提高儿童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甚至可以帮助偏远地区的儿童。这些行动对于激励儿童茁壮成长、将文学作为赋权工具融入日常生活至关重要。

  德班·海滨之城的文学奇旅

  作为文学创作城市,德班希望在举办德班国际图书博览会的同时举办非洲国际文学节,以加强最佳做法,并让文学产业的倡议利益攸关方参与进来。通过资源充足的学校举办儿童文学节,推广母语文学,提升青少年的识字率。同时,在 UKZN 创意写作系和 UKZN 非洲文学研究系举办翻译讲习班,寻求将英文作品翻译成当地语言;以及通过让不同国籍的诗人,特别是来自 UCCN 的诗人参与进来,加强非洲诗歌节的国际拓展。在其他节庆方面,德班设想将德班剧本创作节与德班国际电影节联系起来,加强跨领域做法。最后,推广 Megazone 在线广播电台,将德班作家的声音带给全世界。

  参考来源:

1.李永彩.南非文学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2.https://baike.baidu.com/

3.https://en.unesco.org/creative-cities/durban

4.https://tow.ukzn.ac.za/

5.https://en.unesco.org/creative-cities/events/lab2030-global-forum-4literacy-and-traveling-books-inspiring-children-through-books

6.https://www.durban.gov.za/storage/PDF%20Documents/Art%20&%20Culture/Art%20Centres.pdf

7.https://news.sina.com.cn/c/2018-11-18/doc-ihnyuqhh8191880.shtml

8.https://mp.weixin.qq.com/s/Qm1dXQYua8aCHg-qQp-J1Q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