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设计竞赛揭晓5个入围优秀方案
2025-01-23 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

  不久前,芬兰“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设计竞赛揭晓了五项入围作品,这五个入围作品进入第二轮角逐,将根据专家和竞赛评审团的反馈进一步完善。最终获胜方案将于2025年9月公布。

芬兰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设计竞赛揭晓5个入围优秀方案

芬兰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设计竞赛第二阶段入围提案展示。(照片来源:芬兰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

  芬兰“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将坐落于赫尔辛基南港,这会是一座满足未来可持续性需求、体现灵感和创意的博物馆。新博物馆的建设得益于赫尔辛基市、芬兰国家以及多个私人基金会提供的资金支持。

  2024年4月,新博物馆的国际设计竞赛正式启动,竞赛由市属及国有房地产公司ADM与芬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基金会联合举办,共收到624份提交的提案。竞赛第二阶段将于2025年2月开始,在此期间,选定的提案将根据评审团和专家团队的反馈进行完善。

  从收到的624份参赛作品中,竞赛评审团选定了“Tyrsky”、“Moby”、“Kumma”、“City Sky and Sea”和“Tau”这五个作品进入竞赛第二阶段。公众可在设计竞赛网站上查看这些入围作品,并可在2025年1月31日前对这些设计方案发表评论。公众意见将被汇总提交给竞赛设计团队,以支持他们完善作品。

芬兰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设计竞赛揭晓5个入围优秀方案

芬兰赫尔辛基南港

  芬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基金会首席执行官、竞赛评审团成员卡琳娜·高德表示:“感谢每一个应征的团队,从众多有趣的方案中筛选出五个最具潜力的方案,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又令人振奋的工作。”

  竞赛评审团成员贝亚特·霍尔梅巴克表示:“这五哥入围项目代表了对这座令人向往且富有灵感的博物馆的不同愿景。这些作品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具有成为非凡且持久的品质建筑的潜力。评审团认为,它们都具有独特的城市存在感和卓越的空间特性,能够使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组织起丰富多样的展览和活动。”

  第二阶段的评选将特别关注建筑的低碳足迹,以及对循环经济原则的遵循,为此,评审团将安排一系列研讨会,由设计团队和各类用户群体代表参加。

  入选作品“Tyrsky”

  该建筑采用绿色铜皮覆盖的曲面屋顶,与滨水景观无缝融合,适中的高度契合周边环境。建筑由多个矩形交错构成,形成一个小内庭院,使自然光能到达建筑中心。起伏的曲面屋顶表明这是一座公共建筑,与邻近街区截然不同。该提案是使用大块木材作为承重结构和室内装饰的优秀范例。

芬兰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设计竞赛揭晓5个入围优秀方案

  “Tyrsky”提案效果图

芬兰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设计竞赛揭晓5个入围优秀方案

  “Tyrsky”提案效果图

  入选作品“Kumma”

  新博物馆建筑被设计为一个紧凑且低矮的结构,保留了从塔提托尔尼沃公园看向市场广场和卡塔亚诺卡区的重要视线。尽管高度较低,但建筑具有强烈个性,比例优美。与其他提案不同,该建筑可从市场广场和拉伊瓦西兰卡图两侧进入,让访客能够直接进入一楼展览空间。

芬兰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设计竞赛揭晓5个入围优秀方案

  “Kumma”提案效果图

芬兰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设计竞赛揭晓5个入围优秀方案

  “Kumma”提案效果图

  入选作品“Moby”

  该提案的轮廓整体呈楔形,为从海滨看向塔提托尔尼沃公园的视线留出空间。博物馆访客在空间之间的移动经过精心设计,建筑从不同方向打开的视线也经过深思熟虑。得益于其紧凑的形态、合理的结构体系以及回收材料的使用,该建筑在资源利用上十分高效。

芬兰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设计竞赛揭晓5个入围优秀方案

  “Moby”提案效果图

  入选作品“Tau”

  建筑以极端的简洁性呈现出雕塑般的形态。它表明,要从周围的城市结构中脱颖而出,无需依赖不寻常的形状或独特的材料就能获得地标性地位。设计强调新博物馆作为市场广场的延伸角色,其整个北立面欢迎访客自由流动,并与港口水域无缝连接。

芬兰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设计竞赛揭晓5个入围优秀方案

  “Tau”提案效果图

芬兰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设计竞赛揭晓5个入围优秀方案

  “Tau”提案效果图

  入选作品“City, Sky and Sea”

  由于其弯曲的墙壁和屋顶表面,新建筑在滨水景观中呈现出帐篷的形状和轻盈的感觉,自然地坐落在现有街区立面前方。博物馆设计具有独特且强烈的空间结构,使其从各个角度看去都独具美感。

芬兰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设计竞赛揭晓5个入围优秀方案

  “City, Sky and Sea”提案效果图

芬兰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设计竞赛揭晓5个入围优秀方案

  “City, Sky and Sea”提案效果图

  博物馆作为多元视角的平台

  在芬兰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设计竞赛第一阶段结束的时候,赫尔辛基设计周举办了一场论坛,主题是探讨未来博物馆作为公共空间的角色、其社会意义以及博物馆如何服务于广泛的受众。

  在论坛上,耶鲁大学建筑学院的历史学家、教授埃娃-莉莎·佩尔科宁强调了藏品在让历史栩栩如生方面的重要性:“藏品使历史具体化,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和灵魂。”在耶鲁大学的教学中,佩尔科宁见证了藏品在教育中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她强调了可及性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教育目的而言,“你可以教授历史、阅读有关历史的书籍,但当你能够触摸到这些物品时,你才会真正理解那个时代。”

芬兰新建筑与设计博物馆设计竞赛揭晓5个入围优秀方案

  芬兰赫尔辛基南港鸟瞰图

  曾为多个城市、基金会和文化机构提供咨询的托米·莱蒂奥强调了博物馆作为公共空间的角色,以及对所有人开放的意义。他认为博物馆应提供多种视角,虽然这有时会引发不同的观点:“你必须能够认识到一定程度的摩擦,并将其与惊奇和敬畏的元素结合起来。"

  莱蒂奥还表示,博物馆必须在创造有影响力的经历和促进日常对话之间找到平衡。他认为一个好的博物馆不仅仅是一座引人注目的建筑,它还需要服务于市民的日常生活并营造一种社区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