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北周武帝宇文邕穿越1000多年来到现代,他会和我们有哪些交流?近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国宝厅里,一场没有展陈文物的科技考古成果展——“对话宇文邕——北周武帝孝陵科技考古成果展”在此开展。
展览现场。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步入展厅,虽然没有文物实物,但烧杯、试管、频谱检测仪、骨骼微量元素测定实验数据表,配上基因序列演示动画这些高科技手段,让宇文邕众多历史谜团得以“真相大白”。
“这个展览运用了很多科技考古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尤其是分子考古领域。成果里主要涉及了古DNA的提取测序研究分析、微量元素的分析和稳定同位素分析。”展览策展人潘婷介绍到,经过多次调整,他们把整个展览的设计理念定成了“实验室”,就是把整个展厅变成了一个科技考古的实验室,尽可能还原科技考古的研究现场,通过这些场景的营造,帮助观众更好融入其中。
北周是中国历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王朝之一,奠定了隋唐大一统的基础。1994年,考古人员在陕西咸阳陈马村发现一座北周高等级墓葬,出土文字材料显示,墓主人为北周武帝宇文邕。其在位期间统一中国北方、促进民族融合,对后续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2024年3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了北周武帝宇文邕墓的考古发现及研究成果,北周武帝的死因从医学角度有了一些发现和判断。同时,采用颅骨CT扫描等技术初步复原的宇文邕面貌首次亮相,这是我国第一次以科技考古方式复原古代帝王容貌。
据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本次展览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对北周武帝孝陵的科技考古成果进行科学转化,从族群起源、面貌复原、死亡原因、饮食结构四个方面来展示北周武帝孝陵科技考古相关的研究内容、方法、过程和结果,可以让公众对科技考古有所了解和认识。
展览现场。权子昂摄
“当皇帝好玩吗?”“你是哪里人?”展厅里,游客们排队在AI交互设备前同“宇文邕”对话聊天。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AI交互设备上展示了科技复原面貌后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形象,同时结合历史文献记载,设置了问答知识库,观众可以现场与其互动、对话。
游客们通过AI设备和宇文邕“对话”。权子昂摄
“不只是孩子觉得新奇,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被复原的皇帝的样貌,而且还能互动交流,有问必答,这种体验还是挺有意思的。”带孩子来参观的游客王女士说。
AI交互设备的屏幕上,有着黑色头发、黄色皮肤和棕色眼睛的宇文邕,他的相貌是如何被复原的呢?
左为宇文邕面貌复原图,右为唐代阎立本绘制的《历代帝王图》中宇文邕形象。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研究团队通过专门适用于古DNA的捕获探针,从宇文邕肢骨样本上获取了约100万个可用的基因位点,还原出宇文邕头发、皮肤、瞳孔等关键特征,经过反复尝试,才“描绘”出宇文邕头像。
文物展厅里藏着个“实验室”。这些考古成果,通过展厅现场的烧杯、试管等实验工具和电影叙事语言实现了别样表达,营造出的画面感和悬念感,也激发了观众的观展兴趣,让展览“可看、可听、可互动”。
“一个相距我们千年的人,通过科技考古的具体研究,可以看到他长什么样,了解到他的饮食习惯是什么,真是让人有一种穿越的奇妙感觉。”走出展厅,来自江苏扬州的游客徐女士仍震撼不已。(人民网记者李志强 实习生权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