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频道-logo-城市-190x54
地方

  北京   上海   四川   山东   河北   陕西   广东   重庆    黑龙江    福建    江苏    山西    贵州   广西   吉林   湖北   河南    辽宁    甘肃   内蒙古   安徽   浙江    

  湖南   宁夏   洛阳   延庆   江西   海南   天津

  • 2024年湖南文旅业蓬勃发展,旅游总收入突破万亿大关,成为全省第4个万亿产业。预计全年接待入境游客突破300万人次,同比增长1.8倍左右。长沙上榜“2024全球100目的地”。张家界航空口岸入境外国游客超50万人次。
  • 随着陕西文旅强省建设和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的推进,陕西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文旅产业体系步伐加快,文旅产业繁荣发展、“热辣滚烫”。2024年,陕西举办各类文旅促消费活动7657场,参与游客2628.13万人次。
  • 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自2024年12月21日开园以来,热度持续攀升,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截至2025年1月9日22时,开园第20天,本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游客接待数量达103万人次,突破百万大关,创历届纪录。
  • 文化和旅游部于1月7日(农历腊月初八)至3月1日(农历二月初二)将统筹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2025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本次活动包含七大板块27项主体活动,内容涵盖惠民文艺演出、公共文化服务等重点领域。
  • 该展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一年一度的新春文化系列生肖展,以“灵蛇起舞·喜迎春”为主题。博物馆通过文字释义、文物展陈、声光电手段等形式,向民众详解“蛇”如何一步步成为集智慧、力量、权利、生命力等象征性于一身的文化符号。
  • 京津冀自古一体,京剧、天津评书、河北梆子同出一源。本场晚会由京津冀三地共创,用“百花迎春”“薪火相传”“岁月鎏金”三个篇章,让观众在经典戏曲故事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魅力,汇集了京津冀具有代表性的21位梅花奖得主登台献艺。
  • “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25春节大联欢”11日在京举行。本次大联欢以“共唱团圆家,百花再出发”为主题,围绕“家”字展开,老中青艺术家同台献礼、各艺术门类精品力作汇聚一堂,展现文艺文联工作新气象新作为,以精彩的文艺盛宴共贺新春。
  • 2025北京图书订货会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设立社科、科技、少儿、文教等专业展区,现场展示超过40万种图书。
  • 2024年广西始发中越班列累计发运货物19670标箱,同比增长1153%,其中3月、4月、7月、10月、11月共5次刷新单月发运量纪录。
  • 截至今年12月15日10时,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累计运输货物已突破90万标箱、达到90.3万标箱,同比增长9.6%,运量已超去年全年86.1万标箱,创历史新高,为推进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经贸往来提供强劲动能。
  •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滇缅不断深化对接,稳步推进中缅经济走廊建设。2023年,滇缅贸易总额达84.4亿美元、同比增长15%,约占中缅贸易额的三分之一;2024年1至9月,滇缅贸易总额为52.7亿美元。
  • 12月10日,中老铁路磨丁站接发货运列车21列,其中发往中国的货运列车14列,单日发出货运列车数量创历史新高。自2021年12月开通至今,中老铁路老挝段累计开行货运专列近1.3万列,发送货物1086万吨。
  • 一场赛事兴一座城。第九届亚冬会开幕在即,亚冬会的筹办正在激发哈尔滨的冰雪运动热情。在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数条白色雪道从云霄垂挂到山脚,身着各式各样滑雪服的滑雪爱好者顺坡而下,点缀着洁白的雪道。
  • 1月4日,《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5)》正式发布。数据显示,2013年到2023年,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从100增长到298.2,年均增速为11.5%,京津冀协同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 据珠海边检总站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统计,2024年经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客流超2700万人次,同比增长72%;出入境车流超555万辆次,同比增长71%,这是大桥开通以来年通行量首超500万辆次。
  • 1月6日9时38分,经过14小时10分的开行,汕尾至广元的D962次动车组卧铺列车到达终点站广元站。这是川渝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首次常态化开行夜间动卧列车。与D962次不同,这趟列车沿途将经停桂林站。
  • 文化和旅游部首批11个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运行。技术创新中心聚焦我国文旅领域新质生产力与核心竞争力,为各类企业提供由研发到中试再到产品的服务,打通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为文化和旅游行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 12月20日,2024北京未来科学城能源谷科技成果交流会举办。交流会上,能源谷重大技术创新产品集中亮相,“全国首次、全球首创”产品成为主打。
  • 12月16日,成都高新区企业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线上发布,展示了首台商业化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天行者1号(SKYWALKER I),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天行者1号”轻松完成了自主行走等动作展示。
  • “双碳”背景下,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肩负“双重”重任的内蒙古,锚定“双碳”目标,积极谋求产业转型升级,探索从高碳到低碳、零碳转变的绿色发展之路。
  • 自北京时间2024年11月30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中国对挪威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入境事由扩大至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过境、交流访问,免签停留期限延长至30日。
  • 西南大学外籍专家艾森深入钻研中医药知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先后担任《孟子》《濒湖脉学》等中国传统典籍波斯文版的主译,让伊朗和全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谈及自己的“中国梦”,艾森说:“我希望通过翻译工作,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介绍给伊朗和全世界,加深并拓宽国际文明互鉴。”
  • 与中国结缘,踏上成长之路;和中国同行,为梦想而奋斗。从斯里兰卡留学生到中国大学外教,马克在中国创造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历程,是无数丝路青年人才来华深造并取得成就的缩影。未来,他希望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帮助更多人更好地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促进中斯友好交流及合作持续贡献力量。
  • 在一些外国人的观念里,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不仅地处山区,还又穷又落后……这中国人肯定不干,网上吵开了锅。话不多说,让我们跟着英国博主“The Hutchinsons”走进云南,看看这里到底啥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