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频道-logo-城市-190x54

陕西西安:到小众博物馆来一场沉浸式“文化避暑”

2025-07-30 09:09:54  来源:三秦都市报  编辑:韩嘉慧

到小众博物馆来一场沉浸式“文化避暑”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729090203

唐代华服吸引市民、游客参观。

  唐三彩的绚丽、古琴的清音、皮影的灵动……炎炎夏日,避开人潮汹涌的热门景点,西安一些特色鲜明的小众博物馆,正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学生和家长们沉浸式探寻。

  7月25日,记者来到位于兴庆宫公园的唐三彩艺术博物馆,从栩栩如生的骆驼俑到色彩斑斓的仕女像,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生动再现了唐代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据工作人员介绍,暑假以来,众多省内外学生团队在这里“打卡”探寻唐三彩的起源、工艺特点及历史价值。

  讲解员指着骆驼俑向学生们细细讲解:“这可是盛唐时期丝绸之路的见证呢。当时的商人就是骑着它,穿越茫茫戈壁,把丝绸、瓷器带到西域,又将西域的香料、珠宝带回中原,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李女士带着孩子参观时惊喜地说:“没想到孩子能准确说出唐三彩‘黄、绿、白’主色调的含义,黄色象征尊贵,绿色代表生机,白色寓意纯净,这种沉浸式学习比课本更直观!”

  而在沣峪口的老油坊博物馆,完整保留了传统的榨油工具和工艺流程,是了解传统榨油技艺的绝佳去处。沿着参观路线,从原料的筛选、炒制,到碾磨、蒸制,再到上榨、出油,可以详细了解传统榨油的全过程。从博物馆出来,来到操作区,老油坊榨油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飞正忙着操作机器给村民过滤成袋的菜籽,在另一个操作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萃取了油料后油饼从机器上缓缓落入容器中。7月26日,高飞告诉记者,暑假以来不少大学生实践团队来这里参观,看着金黄的油脂缓缓流出,大家无不感叹传统技艺的神奇。记者在采访中还看到有一些市民开着车来这里买油。

  “这里的皮影太绝妙了!”7月27日,在位于西安音乐厅附近的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来自山东的游客赞叹道。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收藏了大量明清时期的皮影作品,每一件皮影都雕刻精美、图案丰富。无论是人物、动物还是场景,都栩栩如生,仿佛在光影的变幻中随时会活过来。

  位于易俗社文化街区的秦腔艺术博物馆是展示秦腔文化的重要窗口,收藏了大量与秦腔相关的文物、资料和艺术品,包括戏服、道具、乐谱、剧照等,全面展现了秦腔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色,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前往参观。

  7月28日,在位于体育馆东路北侧的安仁坊遗址展示馆,唐代华服吸引了身着唐装的游客穿行其中。这里展示的唐代煎茶器具和唐人的服装、首饰、发型、糕点等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大唐文化风貌。

  7月28日,记者来到位于沣东新城沣河东路的中国古琴博物馆,这是国内唯一备案登记的古琴专题博物馆,馆藏文物1000余件。在这里,游客可聆听古琴艺术讲座,欣赏古琴鉴赏音乐会,还能体验非遗长安道家养生茶艺。

  与大型综合博物馆不同,西安小众博物馆虽规模较小,却以专业特色取胜,它们如同散落在城市中的文化珍珠,各自散发着独特的光芒,不仅为人们提供了避暑好去处,更让人们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个暑假,不妨走进这些小众博物馆,来一场别样的 “文化避暑”,与历史对话,与艺术同行。(文/图 三秦都市报记者 赵丽莉 实习生 逄宇鸣)

为您推荐

新闻
军事
娱乐
体育
汽车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