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频道-logo-城市-190x54

水城羊肉粉:熬一锅羊汤 煮麻辣鲜香

2025-08-18 09:04:14  来源:六盘水日报  编辑:韩嘉慧

水城羊肉粉:熬一锅羊汤 煮麻辣鲜香

水城羊肉粉:熬一锅羊汤 煮麻辣鲜香

水城羊肉粉:熬一锅羊汤 煮麻辣鲜香

水城羊肉粉:熬一锅羊汤 煮麻辣鲜香

食客座无虚席

撒上香菜,再浇上浓鲜热汤,一碗香气四溢的羊肉粉就上桌了

热气腾腾的汤锅粉

20余种香料组合,既祛除了羊肉的腥膻,又激发出层次丰富的鲜香

“六马”跑友购买袋装羊肉粉

贵州老翁记食品有限公司标准化生产线

  从街边小吃到“明星”美食

  早上8:00不到,位于徳坞的向佳羊肉粉(总店)已座无虚席,老板向东站在收银台前招呼着食客们,显得从容不迫且又喜上眉梢。

  “随着避暑游旺季的到来,近段时间店里每天要卖2000多碗羊肉粉。”他笑着说。

  在六盘水,羊肉粉的味道是这座城市最绵长的味觉记忆。无论是繁华大街,还是市井巷陌,羊肉粉店遍地开花。“老字号”门庭若市,“其貌不扬”的小店也一天到晚不乏食客。

  近年来,随着“中国凉都”城市品牌的打造,“水城羊肉粉”随之火爆“出圈”。外地游客慕名前来打卡,本地人用它招待朋友,羊肉粉已成为六盘水最接地气、最有人情味的社交名片。

  “6月中旬以来,店里客流量就持续攀升,这段时间,每天都要接待约3000人,其中40%是避暑游客。”德坞老张记全羊汤锅(以下简称“老张记”)负责人张梦秋忙得脚不沾地,他身后,灶台上的铁锅咕嘟冒着泡,翻滚着最地道的六盘水风味。

  “老张记”是六盘水羊汤锅和汤锅粉的绝对代表,其门店隐藏于德坞老街蜿蜒的巷子深处,店面装潢极其简单,却用地道的特色风味和市井烟火气,吸引了天南地北的食客慕名而来。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背后,是数十年如一日熬好一锅汤、煮好一碗粉的经营理念,和街坊熟客“吃了十几年,就认这口儿”的默契宣传,以及南来北往的游客尝过之后的真心推荐。

  “老张记”的故事,也是“水城羊肉粉”的故事。

  从巷弄深处到全国餐桌

  “看似简单却暗藏匠心,独具特色又格外包容。”谈起水城羊肉粉的“破圈”之道,六盘水市钟山区羊肉行业协会会长郝武这样总结。

  在郝武看来,是代代相传的庖厨智慧和精益求精的匠心坚守,赋予了这碗粉独特的魅力和包容性,让天南海北、口味各异的食客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麻辣鲜香”。

  如今,“水城羊肉粉”已悄然挣脱了街角一隅的局限。从业者们正努力将这碗“小”滋味融入现代产业发展,实现从“街头巷尾”到“产业流水线”的转型升级。

  贵州老翁记食品有限公司优化改扩建生产线,每天可生产60000袋羊肉粉,代加工模式更让30余家不同招牌的“水城羊肉粉”共享生产线,抱团生长;“怡满香”“老张记”“尝回头”等将加盟店、连锁店开到全国多个省市,并组建加工厂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从作坊到厂房、从街头叫卖到直播间火热抢购、从巷弄深处飞向全国餐桌,这背后,是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塑造与规模化经营形成的合力。

  郝武认为,水城羊肉粉的从业者们已从“开好一个店”的朴素目标,迈向“做好一个品牌”的更高追求。

  一碗羊肉粉,蕴藏生机无限。六盘水人珍视这份朴素的味道,用匠心浇灌,以创新耕耘,期待着闯出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百吃不厌的美味“密码”

  一碗诱人的羊肉粉,有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羊肉鲜嫩、汤汁浓郁、辣油红艳。

  羊是主题。优选山里的“运动健将”——黑山羊。六盘水山多坡陡,黑山羊整天爬山溜达,食青草树叶,饮山泉溪流,因此肉质紧实鲜嫩、膻味小,佐以香料调味,小火慢炖,饱吸汤汁的同时,保持恰到好处的嚼劲。切成薄片铺于粉上,入口便是醇厚的肉香,奠定了一碗羊肉粉深厚而干净的底味。

  汤是灵魂。黑山羊骨入锅,加入20余种香料药材,文火慢炖七八个小时,让羊骨中的胶原与骨髓缓慢释放、与水交融乳化,成就一锅浓白如乳的汤底。这汤浓郁醇厚却不油腻,包裹着每一根爽滑的米粉,化作凉都清晨最踏实的慰藉。

  辣是点睛之笔。精选数种贵州本地辣椒,手工舂碎。香料投入烧滚优质菜籽油,炸干后捞出,待油温稍降,加入辣椒和蒜瓣,小火慢炸,眼见辣椒在油里舒展翻滚,香气蓬勃而出。这熬成的辣椒泼入碗中,霎时红亮诱人,味道层次分明——入口先是浓郁的糊香,继而化作醇厚油润,最后才是那不燥不呛的辣意,巧妙地平衡了羊汤的浓厚与羊肉的鲜美,成就了水城羊肉粉“香而不辣”的独特风味。(全媒体记者 黄蜀锦 钟维  韩雨)

为您推荐

新闻
军事
娱乐
体育
汽车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