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主题研修班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期间成功开班。这是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研修院首次以文化交流互鉴为主题的研修活动,来自斯里兰卡、洪都拉斯、乌拉圭、德国、英国、南非、赞比亚、塔吉克斯坦、蒙古、老挝、缅甸等26个国家和地区政府部门、驻华使领馆和文博机构的40余名官员和专家学者齐聚陕西西安,共同探讨数智时代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沿理念与新的历史机遇,积极分享数字化实践经验,促进全球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交流互鉴。
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致辞
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大会数字研修院院长任贤良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他表示,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记忆,承载着历史的智慧与民族的灵魂。面对浩如烟海、极为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要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利用、交流互鉴。过去,我们常常是心有余而“技”不足,如今,随着互联网普及、数字技术迭代、人工智能突破,全球文化遗产保护正迎来技术驱动下前所未有的机遇。
文化遗产的传承是跨越国界、联结你我的共同事业。任贤良对参与本次研修班的各国学员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让保护与利用相辅相成,守好文化遗产的根与魂;二是让创新与传统相互成就,赋予文化遗产保护新生命;三是让当下与长远相向而行,涵养文化遗产保护的韧与恒。期待各国学员深度参与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跨越机构与国界,成为合作的使者,将本地实践融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浪潮之中,以数字化技术共同守好人类文明的火种。
学员在积极互动
在随后的课程环节,来自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ICOM-ASPAC)主席、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安来顺,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博士、清源(北京)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心研究馆员张荣,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工程师王伟英,德国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策展人科拉·维尔梅尔,紧扣全球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前沿趋势,分别围绕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遗产机构应用、世界遗产地及传统村落保护、欧洲博物馆展陈等关键领域分享前沿观点与实践经验。课程结束后,全体学员还参观了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项目展等活动。
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ICOM-ASPAC)主席、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安来顺授课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博士、清源(北京)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心研究馆员张荣授课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工程师王伟英授课
德国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策展人科拉·维尔梅尔授课
研修班合影
2024年11月,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成立数字研修院,聚焦数字发展关键领域,面向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开展研修,培养数字人才,助力数字化转型,推动弥合数字鸿沟、共享普惠发展红利。